日韩新星欧洲留洋,中国足球无人出洋。
澎湃新闻特约撰稿 杨健
孙兴慜离开英超后,越来越多的日韩新星开始踏足五大联赛,他们的步伐坚定而迅速。从伦敦到洛杉矶,孙兴慜在大联盟的比赛中制造点球,他的职业生涯依然充满活力。然而,对于亚洲球员在欧洲联赛的整体趋势而言,那面在白鹿巷飘扬十年的旗帜已经降下。
“孙哥”的退潮,并未让驻守顶级联赛的亚洲球员陷入低谷。虽然金玟哉在拜仁受到批评,李刚仁被大巴黎遗忘,黄喜灿因伤成为替补,富安健洋被阿森纳解约,久保建英和三笘薰的表现也不如以往,但我们必须看到,这只是个别案例。将视线投向未来,2025年将是亚洲球员的留洋大年,尤其是日韩两国。
截至今年8月,日韩两国合计有29人前往欧洲踢球,其中大多数是23岁以下的潜力股。如果以位置来考虑,两国都可以轻松派出全海归的26人名单。与还在纠结王钰栋何时走、去哪儿、转会费多少的情况不同,日韩同龄人已经率先行动,不再纠结,先迈出第一步。
朴升洙是其中一员,他已在热身赛中崭露头角。他是孙兴慜成功模式的典范:在年轻时就加入德国青训体系,一步一步打怪升级。但如今,他的师弟们已经不再等待,他们渴望迅速崛起。
尹棹泳是另一位备受瞩目的新星,他以230万欧元的价格加盟了布莱顿足球俱乐部。与三笘薰相似,他也将接受在荷甲历练的成长方案。而梁民革的加盟热刺更是让英超隐隐有了新的三杰的雏形。
在数量上,日本留洋球员的“广撒网”策略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夏J1和J2联赛为欧洲联赛贡献了22张新面孔,是韩国的三倍之多。尽管如此,他们的出口并不局限于德甲和英超,还包括苏超、比甲等次级联赛。夏窗的亚洲球员身价标王高井幸大就是一个例子,这位日本中卫已经得到了热刺的青睐。
与此同时,J联赛的改革也为球员的留洋提供了支持。J联赛改为跨年赛制后,球队可以更灵活地补充实力。而城市足球集团等外部资本的进入也使得J联赛球员的大数据逐渐被欧洲球探所关注。
相比之下,中国足球今年的主题不是外租而是回流和搁浅。欧洲顶级联赛中已无中国球员身影,这让外界看到了中国足球与邻国的巨大差距。然而,我们也看到了像王钰栋这样的年轻球员正在努力追求自己的留洋梦想。他们明白,与其等待中超踢明白再出去,不如先迈出第一步。
对于这些球员来说,“先把中超踢明白了再说”可能是一种理智的选择,但更重要的是迈出那一步的勇气和决心。在欧洲联赛的“风口”上,亚洲新星正成为稳赚不赔的买卖。对于球员和俱乐部来说,“双赢”才是最重要的结果。
总之,亚洲球员的留洋之路正在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无论面临怎样的风险和困难他们都将坚持自己的梦想并努力追求实现这一梦想的机会让我们一起期待他们未来的表现并为中国足球的崛起贡献力量吧!